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28 中國北京】
     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28 中國北京】
     
到底在反什麼恐?中國最新反恐條例登場。
   
不顧國際的質疑聲浪,中國人大常委會於週日(12月27日)正式通過「反恐怖主義法」。
  
根據中共官方授權發佈資料,最新反恐條例所幾個重要的改變包括:成立統一反恐作戰單位、必要時電信與網路業者須向公安與國安機關提供解密技術支援、警方可在緊急情況下直接使用武器、經中央批准,中國警方跟解放軍可參與境外反恐任務、疑似恐怖事件發生時,訊息需由指定的反恐機構統一發佈,除經批准,不然新聞媒體不可自徑報導等。
   
早在反恐條例還在草擬階段時,國際人權組織與在中國境內的外商就憂心所謂的反恐,只是政府進一步對言論自由的限制。科技業尤其擔憂提供解密技術支援會牴觸公司的營運規範,無法落實保障智慧財產權與個資。
   
而就在在反恐法正式通過的前一天(2015.12.26),一名駐北京的法國記者高潔(Ursula Gauthier)才被以公然為恐怖攻擊辯護為由,遭中國官方驅逐出境。她曾於11月撰文批判中國官方不明就裡地將巴黎恐攻與9月一起在新疆發生的礦場殺人事件做連結,企圖「合理化」中國的反恐動機——以全球團結反恐的旗幟,汙名化新疆對中共政權的抗爭,藉以獲得國際支持。
      
儘管中國官方一再聲明此法不具針對性,甚至明文規定在執行勤務時不得有任何歧視性做法,然而只要反恐與少數民族政策之間的關連性仍是模糊且曖昧不清,人民人身與言論自由受到箝制的質疑聲浪,只會持續擴大與發酵。
    
究竟在恐怖主義橫行的年代,大家畏懼的到底是什麼,是害怕攻擊本身,還是畏懼壓迫、畏懼分裂、畏懼不自由,抑或是畏懼太自由?

圖/路透社:聖誕期間多國駐中大使館收到恐怖攻擊警告,中國「雪豹突擊隊」於26日進駐北京三屯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